新米食文化不僅創造了提升台灣米附加價值的機會,同時也加強人與土地的連結;期待未來能有更多人投入新米食文化的行列,一起創造台灣米的各種可能。

 

上天的禮物 孕育優質農產品

台灣農業因優質的土壤與地形,造就良好的種植環境,加上優秀的育種技術與專業的農業分工體系,不僅水果品質優良,稻米也是國內外各項稻米品質競賽中的常勝軍。農委會建立CAS標章,推廣優質農業、安全的農產品及農產加工商品,不僅可以提升產品的附加價值,同時也保障生產者及消費者權益。推行至今,CAS標章已普遍獲得國人的認同與信賴,成為優良、安全農產品的代名詞,並和進口農產品作區隔。

進口商品來臨 優良農產逐漸消失

隨著貿易國際化與自由化,越來越多外國農產品輸入台灣,價格也逐漸比國產農產品便宜,使得市場上的競爭更加激烈,對於台灣農產品來說是一大衝擊,也導致台灣農產品在市場上逐漸式微。台灣米也遇到相同的問題,儘管台灣米品質與風味更符合台彎人口味,但因飲食習慣、消費習慣改變,市場上台灣米的需求量下降,許多農民不再繼續種植稻米,未來台灣米也可能逐漸消失。

多元米食 原料首選台灣米

如此優質的台灣米,若真的消失了,將會是台灣農業一大損失。因此台灣米成為EATMI原料首選,將台灣米製作成更符合現代飲食習慣的米包、米福堡及米蛋糕,不僅可以確保原料品質優良,也能提升稻米使用量,藉此增加台灣米的需求,使農民能繼續種植台彎米,提升台灣米的競爭力。此外,許多食品業者也積極參與米食推廣活動,研發出許多以米食為主的料理、零食,不僅消費者能以更便利的方式品嚐米食,同時提高稻米的附加價值,增加市場上米製產品的多樣性。

新米食文化 挑戰米的各種可能

EATMI持續創造更多米的可能性,新米食文化不僅創造了提升台灣米附加價值的機會,同時也加強人與土地的連結。優質的農產品需要大家一起支持,不論是透過自身力量,購買時選擇台灣種植的蔬果、稻米;或是購買使用國產稻米作為原料的創新米穀雜糧產品,都是以行動支持台灣農業的好方法。期待未來能有更多人投入新米食文化的行列,一起創造台灣米的各種可能。

相關商品